恒帅股份(300969)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与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用电机技术、流体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依托现有电机和流体技术,将现有业务规划布局为四大业务单元。在电机技术领域,划分为电机业务、电动模块业务;在流体技术领域,划分为驾驶视觉清洗系统、热管理系统业务。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为整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稳定性高、品质可靠的用电机、清洗泵、清洗系统等产品;有着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生产经验,熟悉行业对零部件在一致性、功能性与稳定性方面的高要求;具备与客户同步研发的能力,为客户在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清晰视觉等应用领域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1、流体技术产品 驾驶视觉清洗系统业务单元主要包括清洗泵、清洗系统产品、智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传感器的主动感知清洗系统等产品;热管理系统业务单元主要包括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冷却岐管、电子循环泵等产品。 在目前的产业内,不管是传统燃油还是新能源,公司流体技术产品属于必须配置的产品和功能一。随着中国零部件行业的不断产业升级,具备系统化平台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能力的业内企业具备更强的行业竞争力,并日益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在流体相关技术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配套能力。主要客户除包括宝马集团、广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上通用、广集团、长城(601633)、吉利、中国一等诸多传统整厂外,对北美新能源客户、广埃安、小鹏、蔚来、华人运通等新能源整厂亦已批量供货。得益于公司在清洗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新客户开拓,公司在流体技术产品领域收入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2023年上半年清洗泵和清洗系统产品合计实现收入20,761.06万元,同比增长18.35%。主动感知清洗系统属于公司针对清洗系统领域产品的前瞻性布局,相较传统清洗系统产品,该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复杂程度均有大幅提升,在未来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公司相关产品已陆续提交客户进行产品路试,随着L3级别自动驾 驶的加速落地,公司相关产品也在加速产业化,预计部分项目会于今年陆续结束路试进入定点环节。 依托清洗系统的业务布局,积极顺应新能源化、电动化趋势,热管理系统业务单元布局初见成效。目前,公司已进行热管理系统领域的“电子循环泵、阀、歧管”等产品的开发,其中冷却歧管产品业务增速较快,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907.84万元,同比增长39.92%。 2、电机技术产品 电机业务单元主要包括后备箱及侧门电机、风扇电机、ABS电机等产品;电动模块业务单元主要包括隐形门把手驱动机构、充电小门执行器等产品。 近年来,行业在“新四化”,即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方面的发展趋势日益明确。并且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支持,新能源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尤为显著和迅速。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拓展增值空间,过去利用手动控制的机械装置均可实现以电机方式执行驱动。公司一直关注现有产业和技术与新能源和智能领域的结合,积极开发电机领域产品的其他应用场景。公司开发了应用于后备箱及侧门的后备箱电机、吸合锁电机、磁滞器电机,应用于空调鼓风的风扇电机,应用于门把手的隐形门把手驱动机构,应用于充电系统的充电小门执行器、应用于门自动开启的电动门电机等。2023年上半年公司诸多电机品种业务增长迅速,实现收入14,935.79万元,同比增长31.79%。 依托电机作为基石产品形成的良好口碑,电动模块业务旨在提升各电机的整体附加值,提升整体单价值量,在各细分应用场景中由单一电机配套向总成化、系统化产品配套发展,形成更具深度的壁垒优势。公司已在隐形门把手和充电小门领域实现“电机+执行器”的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向集成度更高的系统产品发展,并且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上发掘“1+N”的产品开拓机会。 此外,公司持续投入电机技术和新型磁性材料的研发,近期在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和新型磁性材料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电机是基于磁场的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电磁装置,公司研发的谐波磁场电机技术从传统电机的利用基波磁场转变为利用谐波磁场进行电能转换,是对电机底层技术的颠覆性正向开发,已有部分技术成果申请了相关专利。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材料成本更节约、电磁干扰少、轴电流腐蚀减少、电机寿命提升等优势,具备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已与德国伦茨(Lenze)合作,开发了应用于物流系统的滚筒电机产品,后续会持续尝试将该电机技术应用于等诸多其他应用场景中。磁性材料是决定电机性能的核心材料一,为配套谐波磁场电机技术特殊的设计要求,公司已投入多方技术力量定制化开发了配套的磁性材料,按计划相关研发项目预计于2023年进行新型磁性材料的产业化落地,逐步搭建小批量中试线。 基于现有技术积累,公司不断开拓流体技术及电机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新能源零部件领域的收入为11,523.86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9.16%,同比增长48.84%。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具体执行中,由工程技术部负责产品物料清单建立,采购部负责物料采购、供应商月度、年度业绩统计与绩效汇总,质量部负责来料的检验及供应商质量绩效统计,物流部负责物料接收、贮存及管理。公司对于采购量较大的五金件、橡胶件、塑料材料、电子元件、导线、磁性材料等原材料,通常与核心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进行长期的集中的采购以享受长期价格优惠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公司采购部会适时根据过往经验和宏观经济形势,对大宗原材料价格趋势进行预判,采取提前采购等方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由商务部提供客户的实际订单需求及预测需求,生产部根据库存情况及间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按照有利于质量、成本、交期、物流控制的原则,制定生产计划并反馈商务部后,进行生产计划的输入和生产准备。在生产分工管理上,公司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合理的安排产品的生产。公司主生产基地在宁波,具备电机、清洗泵、清洗系统及热管理系统等全品类产品生产能力。针对部分距离宁波生产基地较远的客户,公司采取生产贴近客户的模式,在客户周边设立了清远、沈阳、武汉、美国、泰国子公司作为外部生产基地。 公司主要通过ERP系统进行销售订单、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库存及交付等信息的管理,并将生产信息传递给各个生产间及子公司,形成拉动式生产;各环节以标准化作业模式按计划生产,最大限度控制在产品及库存数量,以减少存货对公司源的无效占用。 公司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岗位制作生产作业指导书,对需要注意的操作环节进行重点提示,以规范员工操作、降低不良品率并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目前已成为宝马集团、广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上通用、广集团、长城、吉利、中国一、北美新能源客户、广埃安、小鹏、蔚来、华人运通等知名整厂客户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同时,公司通过与斯泰必鲁斯(Stabilus)、庆博雨刮(KBWS)、博世(Bosch)、曼胡默尔(Mann+Hummel)、东洋机电(DYAuto)、劳士领(Rochling)、法可赛(Ficosa)、艾倍思(ABCGroup)、大陆 (Continental)、麦格纳(Magna)、霍富(HUF)、爱德夏(Edscha)、三花智控(002050)、拓普集团(601689)等全球知名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参与全球整厂的二级配套。此外,公司还通过经销模式,如迈乐(Meyle)、费比(Febi)、标准(SMP)等售后市场渠道商及贸易型客户销往售后及其他配套市场。 (三)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版),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行业代码:C)中的制造业(C36)。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整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受整销量波动的影响较大。 2023年上半年,虽然国内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链面临较大的降本压力,但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也逐渐向市场传导,助推行业实现稳定增长。根据中国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产销量分别为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3%和9.8%;新能源产销量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2.4%和44.1%,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28.3%。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的变革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用电机技术、流体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属于行业上游的零部件行业,因而公司的业务发展与全球行业息息相关。近几年行业供给端受芯片短缺、物流困境、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因素冲击,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同时行业需求端亦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新能源虽然发展迅速,但各品牌竞争逐步进入激烈竞争时期,成本竞争压力巨大,同时传统燃油亦面临颠覆性挑战,造成下游客户分布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的重大变动。 若未来产业政策调整、市场需求波动、行业格局剧烈变动,可能导致行业需求端竞争加剧,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数量及销售单价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若未来行业持续受芯片短缺、物流困境、供应链受阻等突发性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行业供给端供给受限、产能下降,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及政策动态,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产品结构布局,加快新产品产业化步伐,积极开拓新产品市场,提升公司整体抗波动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各类五金件、橡胶件、塑料材料、电子元件、导线、磁性材料等。实际业务中,公司较少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客户协议调整销售价格。近几年大宗原材料持续维持高位,公司经营承受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目前原材料价格虽已从高点回落,但若未来原材料价格产生剧烈波动,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对于采购量较大的五金件、橡胶件、塑料材料、电子元件、导线、磁性材料等原材料,通常与核心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进行长期的集中的采购以享受长期价格优惠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公司采购部会适时根据过往经验和宏观经济形势,对大宗原材料价格趋势进行预判,采取提前采购等方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3、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尽管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务发展较为稳定,但如果公司主要客户需求下降、客户对公司供应商认证格发生不利变化、因产品交付质量或及时性等原因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使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采购,将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在与现有客户保持和加深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和产品应用场景。除不断巩固及扩大成熟型的供货量外,也通过持续地进行新客户和新项目的同步开发获取更多优质的订单。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发展,公司也将积极开拓用电机技术的其他市场,新客户数量和销售收入的增加,将使得公司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或者分散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欧元定价,由于公司出口收入持续增长,如果公司未能及时将汇率变动风险向下游客户转移,汇率的波动将会增加或减少以人民币计量的销售收入。同时,由于付款周期的存在及公司持有的其他外币货币性产,汇率变动同样会影响财务费用。 应对措施:公司将会做好外汇汇率波动的前瞻性预测,控制外币产余额水平或采取外汇套期保值等方式,提前做好相关的风险对冲准备,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5、国际贸易摩擦及贸易政策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国为欧洲的德国、罗马尼亚、意大利,亚洲的韩国,美洲的墨西哥、美国等国和地区。若未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国或地区的贸易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针对贸易摩擦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公司将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力抢抓新机遇,统筹推进生产经营工作,确保全年经营发展目标地完成;公司将加深与客户的合作,做好客户及市场变化的预判,保障正常交付;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积累,不断提高公司自身竞争力。 6、产品质量责任风险 按照行业惯例,公司需承担质量保修期内因公司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保修等费用。虽然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曾因产品质量缺陷导致大规模的召回或赔偿,且公司有着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严格品质管理制度,并已对产品质量方面的费用进行了合理的预计;但是仍不排除公司未来由于质量把控不严、生产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所供应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给客户带来重大损失的可能性。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公司将面临丧失客户订单及面临赔偿的风险,公司的品牌、市场声誉将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推行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质量管理,围绕IATF-16949的质量控制标准,结合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以及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等行业质量控制常用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各个关键节点。同时,公司建立了产品和客户档案,由商务部人员提供产品售后的全程跟踪服务,通过与客户沟通,并与技术及生产人员及时反馈用户的改进意见,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7、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保持增长趋势。公司产、业务和人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难度将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市场开拓、内部管理、金管理运用的压力也将增大,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模式将面临新的考验。如果公司的管理团队不能适应发行后的产规模对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将会降低公司的运行效率,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流程,同时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提升组织效能。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