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测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动点时讯 旧车市场 2023-04-05 58577

联测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联测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1、主要业务说明   公司为一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燃油、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为新能源整、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船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动力系统相关设备提供智能测试装备;为新能源整、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提供测试验证服务。   公司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包括产品硬件和产品软件两方面。在产品硬件方面,公司通过模块化设计、个性化定制、模拟仿真等手段,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大扭矩、高转速、高功率、高精度、高动态响应测试装备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在产品软件方面,公司自设立起便自主开发智能测试装备所搭载的软件系统,迄今为止经过多次迭代,已形成可涵盖测试准备、测试仿真、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分析的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具有全透明的程序架构、全图形界面、自动测试功能、内存映射技术、高速数据记录功能、脚本系统、云存储功能、道路阻力模拟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等特点,并支持INCA、ASAM、ASAP3接口以及DBC文件,具有模块化、集成化、协同化、开放化的功能,已形成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新能源领域、燃油领域、船舶领域和航空领域。新能源领域相关客户有上集团(600104)、广集团、华为公司、蔚来、小鹏、日本电产、联合电子、比亚迪(002594)、长安、广三菱、英搏尔(300681)等;燃油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集团、吉利集团、中研、中国重(000951)、一集团、五菱柳机、全柴动力(600218)、玉柴机器集团、东风(600006)、江淮(600418)、北集团、上海机动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等;船舶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重机(000880)、中国船舶集团、淄柴集团、济柴动力等;航空领域相关客户有中国航发南方工业、中科航空、中航集成、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国营川西机器厂、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   2、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所属行业为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燃油、船舶、航空等,测试对象主要为新能源整、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船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动力系统相关设备。   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起步较晚,国际知名厂商以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我国动力系统测试厂商的产销规模、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及品牌美誉度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市场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研发测试等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商把持。   动力系统测试是新能源、燃油、船舶、航空等领域研发、制造、后市场中的必要环节,是测试产品性能、质量、排放与安全的必要手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便将“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动力系统测试的产业链涵盖精密仪器、电子元件、智能装备制造、软件控制以及将前述环节有机结合的系统集成等领域,是新能源、燃油、船舶、航空、工程机械及其他领域动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具有工艺复杂、产品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更新迭代快、涵盖学科范围广等特点。   伴随着下游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动力系统测试装备的测试精度、抗干性、实时响应、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动力系统测试装备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的先进性体现在设备的抗干扰性、测试精度、稳定性、测试过程的实时响应能力、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各个配件的集成技术等;软件方面包括测试控制策略的成熟度、测试功能的全面性、测试理念的先进程度、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   公司所处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情况,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在动力系统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相关的固定产投入,与下游行业产销规模并不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燃油、船舶、航空、工程机械及其他,其中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燃油、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   (1)新能源领域   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是国坚定支持的战略方向,国为此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根据中国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0%和93.40%。   受益于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2022年新能源产销量爆发式增长,新能源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机遇,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①新能源行业加大在动力系统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相关的固定产投入,促进动力系统测试行业蓬勃发展;②新能源厂商为降低经营成本、开源节流,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③受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新能源厂商有动力提高测试设备的国产化率,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④我国仍处于消费的发展期,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⑤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基建项目,包括新能源所用的充电桩,进而带动新能源发展;⑥受益于我国持续优化新能源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更新换代、促进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有序推进老旧报废更新等政策的推进,目前,我国新能源产销量仍是增长态势,未来新能源消费将更进一步发展。   新能源动力系统测试涉及研发、制造及后市场等多个环节,按试验对象不同,可分为整试验、动力总成试验和其他零部件试验,测试项目包括性能测试、耐久测试、道路模拟测试、环境模拟测试、下线测试、AUDIT评审测试等。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我国新能源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不断加强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技术领域的投入。为了适应各种新结构、新技术在新能源上的应用,动力系统测试将围绕新能源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动力、氢燃料电池动力、储能技术等先进节能环保动力系统发展测试技术。随着新能源的驾控性能、续航能力持续提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不断成熟,动力系统测试的测试参数、测试手段和测试内容将不断增加并进一步向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2)燃油领域   我国燃油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分工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下,我国燃油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燃油2022年产销量下滑较多,主要原因为:①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目前新能源以乘用为主,对燃油乘用产生了挤出效应;②受宏观经济影响居民消费意愿下降;③油价升高等多重因素影响。   燃油动力系统测试涉及研发、制造及后市场等多个环节,按试验对象不同,可分为整试验、动力总成试验和其他零部件试验,测试项目包括性能测试、耐久测试、排放测试、道路模拟测试、环境模拟测试、下线测试、AUDIT评审测试、环检系统测试等。目前燃油仍然在我国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是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燃油在操作性、动力性和经济性上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对燃油趋严的排放要求和相关法规的出台,对燃油动力系统在瞬态控制、实时响应、节能减排等方面以更高的要求,促进动力系统测试向高精度、高响应、节能方向发展,这将一定程度上保证下游对动力系统测试的需求规模。   (3)船舶领域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船舶制造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巨大。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造船完工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0%;承接新船订单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   船舶动力系统测试主要涉及研发、制造等环节,测试包括发动机、传动设备、轴系和螺旋桨等船舶动力系统组成部分的经济指标、性能指标、排放指标等。尽管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际航运市场较低迷,但随着中国扩大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品种进口,这增加了主力船型的订造需求并为新造船市场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叠加国际环保新规即将进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旧船舶大概率因经济性较差被迫提前拆解,造船企业订单增长迅速。随着我国船舶配套体系逐渐完善,自主配套设备的研发能力增强,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能力不断提升,未来船舶领域的动力系统测试将向国产化、大型化、高速化、节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   (4)航空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越来越有能力发展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速以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了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未来我国军费仍将保持增长。   多年实践表明,要研制出新的航空发动机,需要大量的试验作为基础。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配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航空动力系统国产化工作不断推进以及核心部件及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明显提高,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将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未来公司将以实业报国、产业报国为己任,突破国外高端动力系统测试装备和测试验证体系的技术壁垒,抓住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体系,实现进口替代,为新能源及航空动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或直接谈判获取销售合同,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原材料,定制化生产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出售智能测试装备、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实现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由于公司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标定制化的特点,主要原材料需根据详细设计方案外购或定制,故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公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气控制类、机械类、电机传动控制类和金属材料类。公司采用分类管理供应商,制定合格的供应商名录,选择合格供应商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工艺水平、交付的及时性、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对于重要原材料,公司选用国际知名品牌,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国内供应链体系,以保证供货稳定和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领域和燃油领域的整、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厂商和科研院所,以及船舶领域和航空领域的发动机厂商、科研院所。   (4)生产模式:公司实行订单式非标生产,针对客户的每个项目订单实施项目管理。公司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订单,结合公司的原材料采购、订单交期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排程并执行生产,产品出库后在客户现场完成产品安装调试工作。此外,公司生产部门会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较低的部分零部件由委托加工商进行加工。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产品以定制化非标件产品为主,在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中,需要单独研发设计详细的技术方案与对应的详细图纸,综合应用公司的核心技术。公司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自主研发并形成了公司特有的核心技术,能够满足多个应用领域不同动力系统测试的需要;而行业通用技术是指各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技术标准或者符合行业习惯的一般技术,不存在机密性、私有性等特点,如CAN现场总线通技术、PXI总线技术等,主要作用是实现某一技术节点的规范化标准,行业通用技术需结合特有技术才能完全满足下游应用领域的动力系统测试需求。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研发费用较同期增长主要系公司为未来发展、储备技术研发需要,实施股权激励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影响所致。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为一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2023上半年,公司综合产品布局,航空、新能源、燃油和船舶等各下游应用领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了产品多领域拓展优势,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24,734.42万元,同比增长42.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80.59万元,同比增长1.93%;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94.93万元,同比增长16.85%。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在手订单含税合同金额为5.12亿元,同比下降9.74%。

三、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流失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和软件著作权52项,上述技术积累对公司持续经营起到重要作用。公司核心技术主要由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形成,其中核心技术人才对公司研发起到重要作用。若出现大量技术流失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新技术研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和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燃油、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公司目前在研项目主要集中于新能源动力系统和航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公司的研发项目,尤其在航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公司研发项目出现研发失败、研发成果无法产业化等不利情形,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重要原材料供给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境外厂商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主要为电气控制类和电机传动控制类,具体类型包括扭矩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油耗仪、电池模拟器(含模拟电源)、测试台电机和四象限变频器等,上述原材料的采购规模较大,且在产品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均构成产品的核心原材料。若未来国际贸易形势出现极端情况导致重要原材料采购周期变长、价格剧烈波动或无法顺利进口,且公司未能合理采取调整生产销售安排、修改产品设计、寻找替代性方案等措施进行有效应对,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与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风险   由于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起步较晚,国际知名厂商以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公司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均有不足处。硬件方面的差距包括抗干扰性、测试精度、稳定性、实时响应能力等,软件方面的包括测试控制策略、测试理念、试验数据积累及运用、模拟仿真等。   公司的主要产品集中于新能源领域、燃油领域,并应用于船舶、航空领域。除技术水平外,目前公司在产销规模、生产工艺及品牌美誉度等方面与国际顶尖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公司在航空领域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由于航空发动机研发测试装备等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商把持,目前公司的航空用智能测试装备的主要指标接近国际领先公司同等规格的产品,但产品型号不及国外厂商全面。   若未来国际领先企业在巩固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补强在华业务的产品性价比、本土化设计与服务、装备和软件的开放性等方面,使市场竞争加剧,且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等不足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存在逾期金额大、账龄长、回款不理想的情况,公司已充分计提坏账准备。随着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长,应收账款规模预计将继续增加,若公司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性现金流等产生不利影响。   2、项目验收周期较长的风险   公司产品从生产到验收整体周期较长且不同项目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通常从签订合同到产品出库需3-9个月时间,现场安装需1-6个月时间,现场安装后经试运行或小批量生产达到客户终验收标准需3-9个月时间;此外,项目还存在因项目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客户现场安装环境、客户验收条件等因素导致项目合同签署至终验收周期较长的情形。若客户不能正常履行合同对公司的产品及时进行验收,不仅影响公司的收入确认,还将增加存货占款和延长公司货款回收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3、商誉减值风险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合并产负债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705.03万元,系公司2014年收购常测机电及2022年收购苏州赛德克51%股权所产生的。常测机电主营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苏州赛德克主营业务为高速动平衡机、软件开发、测试设备、机械设备等;如果未来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常测机电及苏州赛德克未能适应前述变化,则可能对常测机电及苏州赛德克的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公司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