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迈斯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动点时讯 豪车保养 2023-01-06 169

威迈斯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是新能源核心部件供应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6制造业”中的“C3670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   根据国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为“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置、配件制造”“新能源载充电机”、“新能源DC/DC转换器”、“新能源电机控制器”等。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司属于“节能环保领域”中的“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企业。   (一)所处行业及行业发展概况   1.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当前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2023年上半年国内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72元,同比增长6.5%;在工业生产活动方面,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涨3.8%;2023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49.0%,环比上升0.2%。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中向好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逐步复苏,这为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能源行业现状   近年来,新能源已成为全球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3年1-6月,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新销量达到新总销量的28.3%。另根据NETimes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载充电机(OBC)装机量达到283.93万辆,同比上升37.34%;NE时代据保险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的渗透率持续上升,达到31.4%,2020年仅为5.9%。放眼海外市场,据中协统计分析,2023年1-6月新能源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中国市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后,二季度形势明显好转,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促使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健上升的步伐。   产业的清洁环保转型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化进程正在全面加速。据公安部公开统计料显示,至2023年6月,我国机动保有量达到4.26亿辆。其中,保有量达到了3.28亿辆,而新能源仅为1,620万辆,新能源占比仍相对较低。“碳达峰、碳中和”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实现了交通出行领域电能对化石燃料的替换,实现出行领域的零碳排放,这对于控制碳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促使了电动化成为各国在交通领域长期支持的方向。   3、国政策引导持续发力   国陆续颁布了多种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行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引导行业规范发展。虽然新能源补贴政策(“国补”)已逐步退出,但2023年3月,财政部明确了新能源继续免征辆购置税,为居民购买减轻了经济压力,在需求端提供了激励;2023年4月,《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强化各省市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线国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服务平台,保障新能源的充电需求;2023年5月,《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文件颁布,新能源下乡政策引导明确。各项支持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辆端”与“充电端”均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主要从事新能源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载电源的载充电机、载DC/DC变换器、载电源集成产品,电驱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等。   2017年,公司成功量产载电源集成产品,成为业内最早实现将载充电机、载DC/DC变换器和其他相关部件集成的厂商一。公司载电源集成产品是公司载电源产品业务的主要构成,产品在功率密度、重量、体积、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磁集成控制解耦技术、输出端口电路集成控制技术等磁集成相关技术已获得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13项境外专利。公司800V载集成电源产品已获得小鹏、理想、岚图等客户的定点,其中小鹏G9型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上市,为国内首批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新能源型一。在新能源载电源、电驱系统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下,公司积极向电驱系统领域进行拓展和产业布局,已取得上集团(600104)、长城(601633)、三一重机等多境内外知名企业的定点,实现了电机控制器、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和“电源+电驱”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的量产出货。   公司在载电源行业深耕多年,取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积累了大量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整厂客户源。根据NETimes数据,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乘用载充电机市场出货量第二,市场份额为16.3%,仅次于弗迪动力;在第三方供货市场(不含比亚迪(002594)和特斯拉)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0.45%。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公司积极践行“进口替代”战略,已成为小鹏、理想、合众新能源、零跑等造新势力以及上集团、吉利、奇瑞、长安等众多知名企的核心供应商,与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成功开拓东风日产、上通用等合品牌客户。近年来公司多次获得了理想、合众新能源、上集团、奇瑞、吉利等主要客户颁发的各项奖项荣誉。在海外市场,公司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向海外知名企Stellantis集团量产销售载电源集成产品,并取得雷诺、阿斯顿马丁等海外企定点,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向境外知名品牌整厂商出口的境内厂商一。   公司是国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有CNAS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新能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产业化工程实验室以及深圳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参与起草《电动用传导式载充电机GB/T40432-2021》和《电动DC/DC变换器GB/T24347-2021》等国标准。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功率、高效率、高可靠碳化硅双向载充电机开发”、“重2021020新能源高压电控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新能源高功率密度高可靠载电源”、“电动载双向充电机产业化”等省、市级科研项目。其中“新能源高功率密度高可靠载电源项目”获得了2018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6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5项、境外发明专利17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项。   1、公司目前产品如下:   (1)载电源产品   公司载电源产品可分为载充电机、载DC/DC变换器和载电源集成产品。其中,载电源集成产品系在载充电机、载DC/DC变换器等前期独立式产品研发、量产的基础上,通过集成设计、共用变压器、散热装置等零部件,达到减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等目的。公司围绕载电源集成产品成功研发了3.3kW、6.6kW、11kW、22kW不同功率等级的系列产品,以及144V、400V和800V不同电压等级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型的应用需求。   其中,载电源集成产品是目前代表行业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趋势的行业主流产品,也是公司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产品。在集成化方面,公司载电源集成产品在功率密度、重量、体积、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多功能化方面,公司载电源集成产品支持逆变输出功能,可应用于V2X对外供电场景。   (2)电驱系统产品   目前,公司电驱系列包括电机控制器、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和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均实现了量产出货。   (3)其他产品   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其他产品包括液冷充电桩模块和EVCC等。   其中,液冷充电桩模块系公司针对直流充电市场开发的创新产品,与现有交流充电的载电源产品形成一定的互补性,满足新能源市场多样化的充电需求。另外公司其他业务主要包括通信电源、电梯电源等。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适度备货”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原材料库存等情况,制定原辅材料的采购计划。公司采购部门会根据市场整体供需情况、价格变动情况以及供应商的交货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生产计划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建立适当的安全库存。   公司建立了《采购与结算管理制度》《采购控制程序》《采购成本管理程序》等制度,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为保证原材料库存充足,公司设置缺料预防及预警机制,储备相应的缓冲库存,防止由于客户突发性增加需求、供方市场原因导致的采购周期延长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生产缺料,保障生产交付。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模式进行生产安排。生产管理部门主要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同时会根据销售计划以及市场需求预测进行适量的备货。   在具体生产安排上,公司采取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的方式进行。其中,针对部分产品的表面贴装(SMT)、插件(DIP)等工序,公司实行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公司与外协厂商签订了《加工合同》《外协工装及设备托管协议》《外协加工质量保证协议》《供应商保密协议》《加工PCN操作协议》《供应商文件管理协议》等,对质量要求、接收准则、过程控制要求、过程监视、服务要求、双方权利义务、知识产权说明等进行了规定。公司外协管理部对外协厂商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等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外协加工物料的品质。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行业的国内外知名整厂商。   ①订单获取方式   公司主要通过同步开发的方式获取订单,即公司为新能源整厂新开发的型项目协同开发配套的载电源、电驱系统等相关产品,通过客户的测试认证后开始批量生产并销售,即在量产销售前需要通过客户的同步开发的产品认证。   公司若要参与下游新能源整厂新型的配套载电源和电驱系统等的同步开发,一般需要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即通过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公司的主要客户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认证和管理机制,其对供应商认证的考核主要包括供应商的研发技术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检测试验能力、质量管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通过认证后的供应商才能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公司通过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质认证后,才有格参与客户新项目开发的招投标程序。   综上,公司获取新客户订单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客户认证,一是合格供应商质认证,二是同步开发的产品认证。   ②订单的主要结算方式   在直销模式下,公司与整厂商客户主要存在两种结算方式,包括寄售方式和非寄售方式。其中,在寄售方式下,公司根据客户要求将货物运送至其指定的VMI仓,并按月根据客户从VMI仓领用的产品情况与客户核对确认销售数量及结算金额,核对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在非寄售方式下,公司按月根据产品的到货签收情况与客户核对确认销售数量及结算金额,核对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   4、研发模式   鉴于公司载电源、电驱系统产品系面向新能源行业众多整厂商、众多新开发型的应用,具有需求定制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公司建立了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和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相结合的研发模式。   (1)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的同步开发模式   公司的产品研发主要采用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的同步开发模式。公司研发活动主要是结合新能源行业下游整厂商新开发的具体型项目的定制化需求,同步开发配套的载电源和电驱系统等相关产品,通过客户的测试认证后完成研发活动。同时,公司结合新能源相关电力电子产品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情况,与下游整厂商保持紧密的技术交流,把握新能源发展趋势、技术动态以及客户潜在需求,进行前瞻性研发,储备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平台。   (2)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的产品开发模式   公司围绕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在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构建了系统性的电力电子产品共性技术体系和扎实丰富的技术平台,并积累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满足目标产品的快速开发、量产,可高效满足众多客户、众多型的多样化同步开发需求。   其中,公司技术平台主要包括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等四大技术平台。   在前述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公司以电力电子产品共性技术为依托,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在具体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综合应用、改进创新、提炼总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的核心技术。   公司产品平台是利用技术平台和核心技术研发完成的并经提炼总结的、符合客户共性需求的产品或产品方案储备,包括不同功率等级的载电源集成产品平台,不同电压等级的单电机控制器和双电机控制器产品平台,不同功率等级的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平台、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平台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产品平台等。   在前述技术平台、核心技术以及产品平台基础上,公司在进行新型同步开发时可快速的进行模块拆分重组以及改进创新,可高效满足众多客户、众多型的多样化、定制化需求,从而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研发活动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以实现技术产业化为目的。在产品集成化、高压化和功能多样化等发展趋势下,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形成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涵盖电路拓扑、算法控制、结构工艺和生产工艺四个领域,与主营业务产品密切相关。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6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5项、境外发明专利17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主要系公司持续增加研发项目的投入所致。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威迈斯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1.营收和利润均持续高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虽然受到元旦、春节等假期影响,第一季度国内物流及生产能力一般有所下降,行业厂商产销量亦受到一定影响,但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420.46万元,较去年同期150,230.06万元同比增长50.0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80.0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2,489.14万元增长69.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141.48万元,同比增长60.66%。公司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营业收入、规模及利润持续快速扩张,新能源领域产品的营业收入于本期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净利润率同比持续提升。   2.产规模持续扩张,上市后将持续发展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产约为12.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5%;总产约为44.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4%。目前公司已于2023年7月26日成功登陆上交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金到账后,公司金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净产规模扩大,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继续专注新能源领域业务,加快新产品开发进度,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3.主营业务保持持续扩张,出口规模快速放量   得益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持续需求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作为行业内最早实现向境外知名品牌整厂商出口的境内厂商一,公司抓住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境外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约32,037.03万元,占本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14.49%,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二)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   公司将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围绕新能源领域,不断丰富产品线,打造产品技术、质量和成本的领先优势,致力于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相关电力电子产品供应商。   公司未来规划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巩固技术优势。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研发创新能力,提高公司在新能源相关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积极跟进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客户的定制化、多样化需求。   二是积极进行产品拓展,丰富产品布局。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产品拓展,丰富产品布局,在载电源产品拓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化产品研发以及集成“电源+电驱”的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的研发。   三是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未来,公司在巩固并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将继续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拓展更多海外客户。   四是积极进行产能扩充,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未来,公司将通过新能源电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在长三角区域进行产能扩充,有利于改善公司产能的区域布局,增强公司产能规模竞争优势,强化公司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就近供货和成本控制的能力,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五是持续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以及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和激励计划;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合理搭建人才专业结构,满足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动力。   (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公司将以《“十三五”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方向为指引,基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以现有核心技术体系为基础,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重点升级技术中心,更新研发设备、引进研发人才,加大行业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公司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及应用能力,保持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并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将继续加大投研发相关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巩固优势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公司将持续对载电源集成产品、液冷充电桩模块及新能源无线充电等新能源领域电力电子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丰富公司的核心技术及产品体系,持续加码技术创新。   在公司主要产品载电源集成产品方面,公司将持续结合专利磁集成技术、专利立体散热技术、多板叠层及立体安装工艺设计等多项技术,在多功能、多电压平台、性能指标、体积大小、高功率密度等方面持续自主研发设计,保持公司产品在技术上的市场领先地位。   在公司新产品业务版图领域中,如液冷充电桩模块方面,公司已取得了极氪、理想等知名整厂的定点;在新能源无线充电细分领域中,目前公司是业内最早投入新能源乘用配套电动无线充电系统研发和生产及销售的厂一,公司的电动无线充电系统已经获得多个主机厂的项目定点并已达到可量产状态。   2.加快募投项目建设,实现产能跨越式发展   公司将紧紧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充分利用现有各方源,持续提升公司产能与技术,以满足海内外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在公司在募投项目建设方面,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自有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新能源电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工厂芜湖花津工厂已于2023年7月开始投产,工厂拟按照工业4.0标准投和建设的现代化数字工厂,规划配置多条生产线及全自动智能立体仓库,生产产品涵盖新能源电源、电驱类产品等,为公司后续进一步扩大业务及生产规模,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3.继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持续提升团队实力   公司仍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针对技术研发人员的选拔培训,并在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的同时,公司将优化对研发绩效的评价,增进技术研发体系的人效产出。在自主研发的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针对新能源领域相关电力电子产品进行新技术研发,提升公司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综合利用产品的附加值,并同步引进相关技术人才,为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合理利用本市场融工具,拓宽融渠道   公司已于2023年7月26日成功登陆上交所。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将为实现公司各项业务目标提供强大的支持。公司将持续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扩大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壮大公司实力、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登陆A股本市场后有利于拓宽融渠道,解决公司金瓶颈问题,改善财务结构,提高产质量,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通过合理利用本市场的融工具将增强公司融能力,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和完善产品多元化结构,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5.严格执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要求   公司将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相关要求规范运作,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合规性、科学性和透明度,促进公司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升级,合理利用公司的各项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三、风险因素

  1.技术升级迭代和研发失败风险   载电源和电驱系统是新能源的核心部件,在产品集成化、高压化、多功能化以及第三代半导体应用等方面也面临升级迭代的压力。在集成化方面,在载电源产品、电驱系统产品分别实现集成化的基础上,行业厂商积极推出“电驱+电源”的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在高压化方面,载电源的高压化是解决新能源面临的动力电池充电慢问题的重要技术方式。在多功能化方面,载电源通过逆变技术发挥新能源作为移动分布式储能设备的功能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第三代半导体应用方面,碳化硅功率器件取代传统硅基功率器件已成为载电源和电驱系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一。如果公司未来未能准确把握新能源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能及时实现研发技术创新,新技术未能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研发失败,则可能出现技术落后的风险,造成公司相关产品的成本和效率等方面落后于同行业公司,使得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同时如果新能源或其核心零部件出现颠覆性技术路线,而公司无法及时掌握,则公司可能面临丧失技术优势而被市场淘汰,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开拓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技术研发人员流失风险   新能源载电源产品和电驱系统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载电源以及电驱系统产品主要为定制化产品,主要通过同步开发的方式获取订单,即公司为新能源整厂新开发的型项目协同开发配套的载电源、电驱系统等相关产品,通过客户的测试认证后开始批量生产并销售。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销售订单的获取需要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技术研发人才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若公司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离职或无法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在短期内招聘到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仍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才外流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下降。   3.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经过十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在新能源零部件行业积累了1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公司采取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物理隔离涉密办公场所和生产区域、实行内外网隔离等多种措施防止核心技术泄密,但上述措施并不能完全防止核心技术外泄,仍存在相关技术、数据、图纸、保密信息泄露而导致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一旦发生核心技术泄密事件,公司生产经营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4.直流充电技术对公司产品的替代或冲击风险   新能源充电主要包括交流电充电和直流电充电两种充电电流形式,一是当新能源使用交流电充电时,由于动力电池输入端口要求为直流电,需使用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二是当新能源使用直流电充电时,直流电可直接适配动力电池输入端口,此时无需使用载充电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不排除直流充电方式实现了其不足的改进与优化,使得直流充电桩获得越来越多的建设和使用机会,从而可能使得载充电机、载电源集成产品被替代或冲击,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相关认证到期后不能通过复审风险   公司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公司建立了涵盖IQC、IPQC、OQA等全业务链条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在满足行业IATF16949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了QSB+、VDA6.3、BIQS、ASES、PSES等全球知名整厂商的体系认证,在公司市场开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在上述认证到期后持续通过复审并保持质,但如果公司获得认证不能通过复审,将影响公司在主要客户的供应商质认证,从而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6.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产规模与营收规模均快速增长,公司业务、机构和人员的规模扩张,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源配置和内控管理的复杂度不断上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对下游整厂客户服务配套能力的需要,公司积极在上海、芜湖设立异地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对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和内控制度,及时适应公司规模扩张对市场开拓、营运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更高要求,则可能削弱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将存在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和内控风险。   7.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作为国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适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5%。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财政部、国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深圳威迈斯软件对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可以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如果公司未来不能继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复审,或者国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鼓励性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及子公司无法享受相应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8.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知识产权是公司在新能源相关电力电子产品行业内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专利、商业秘密等。在各项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专利回避。未来,不能排除与竞争对手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一是如果发生第三方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形,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及为制止侵权行为产生额外费用,将对公司正常业务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二是由于公司在从事研发与生产工作时,可能无法完全消除侵犯第三方专利的风险;亦不能完全排除少数竞争对手采取诉讼的市场策略,利用知识产权相关诉讼等拖延公司市场拓展,以及公司员工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解出现偏差等因素引发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风险。   9.产品质量风险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公司承诺在质保期内对存在质量缺陷的载电源、电驱系统产品提供替换、免费维修服务,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公司载电源产品以集成产品为主,产品结构设计相对复杂且生产和检测环节较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公司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复杂性以及整品质的重要性对公司产品质量管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因某一质量控制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对公司品牌形象、业务拓展产生不利影响以及增加公司售后费用对公司财务指标产生不利影响。   10.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目前,国内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自产自用为主的新能源整厂;二是传统燃油零部件供应商,凭借在传统燃油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整厂源,积极开发产品进入新能源零部件领域;三是电力电子领域厂商,凭借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其它应用领域的市场经验,逐步转型进入新能源零部件领域。   随着一些垂直一体化整厂商凭着多年的技术创新、品牌积累以及优质创新型的推出,其新能源销量快速增长,对公司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占”效应;在此基础上,随着新能源发展方向愈发明确以及市场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特别是全球传统燃油巨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加快,全球传统燃油零部件供应商也将随加入竞争,同时也不排除更多国内电子产品厂商等第三方厂商积极参与市场研发与开拓,从而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综上,受国内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参与市场的影响,如果公司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推荐阅读:

预售5.49-6.99万元 凯翼拾月将于今日上市

冠道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0款 2019款 2017款

奔驰G级欧版 全部在售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 2019款 2018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